稻虾养殖挖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字型沟
适用于稻蛙养殖,开挖宽1米、深0.5-0.6米的“一字型”沟。
环形沟
适用于稻虾、稻鳅、稻鱼养殖,开挖宽3~4米、深0.8~1米的环形沟,坡比为1∶(1.3~1.5)。
另一种环形沟的挖法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沟宽4-6米,深1.2-1.5米,成环形,坡比为1:2.5,一般不再挖田间沟。
田中鳖池
适用于稻鳖养殖,沿稻田一角挖一个深0.6~1米的田中鳖池。
“田”字或“井”字形鱼沟
适用于稻田养虾,沟宽50厘米,沟深30厘米,在鱼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和稻田进水口附近开挖鱼溜,宽160厘米,深100厘米,沟、溜总面积占水稻田面积的6%-8%。
宽沟式
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虾沟,沟宽4-6米,深1.2-1.5米,成环形,坡比为1:2.5,一般不再挖田间沟。
垄沟式
沿稻田四周田埂开挖宽1-2米、深0.8-1米养虾沟,再在田间每隔5-6米处开挖一田间沟,沟宽1米、深0.6米,环沟与田间沟相通。
田间沟
在田间每隔5-6米处开挖一田间沟,沟宽1米、深0.6米,环沟与田间沟相通。
建议
沟宽:建议环沟开口面挖到5米以上,如果要进行全年精养不种水稻的,可挖到8-10米宽。
沟深:建议1.3-1.5米,过浅不利蓄大水,且沟过浅会造成土方不够堤坝筑不起来;过深的沟深会造成沟底部溶氧缺乏。
防逃设施:每一养殖单元应在其外围田埂上建设防逃围栏,防逃围栏可用水泥瓦或防逃塑料膜或地砖或冰箱厂玻璃钢片等材料制作,防逃围栏要埋入土中0.2-0.3米,上面高出田埂0.5-0.6米。
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并呈对角线位置,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排水口设于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最低处。
根据具体的养殖需求和稻田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挖坑方法和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