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床的养殖方法如下:
搭建蚓床
材料:一般使用稻草作为主要材料,也可以加入适量的动物内脏、腐烂植物或粪便作为饲料。
结构:将稻草铺在蚓床上,再铺上饲料,再铺稻草,如此反复。保证蚓床宽度在50厘米左右,蚓床之间有适当的距离。
发酵:蚓床需要发酵,一般发酵时间为10天左右,直到稻草完全腐烂,泥土颜色变黑。
放养蚯蚓
选择品种:选择个头较大、寿命较长、繁殖能力强的蚯蚓品种,如大平二号。
投放:将蚯蚓放到蚓床上,并确保蚓床浇湿。
日常管理
温度:保持温度在20-27℃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通风: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
饲料:每月喂料2-3次,饲料要新鲜透气。可以使用动物内脏、腐烂植物或粪便等。
环境控制
湿度:蚯蚓喜湿怕涝,空气湿度需保持在75%左右,蚓床土壤湿度保持在30%左右。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0℃,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排水:在蚓床之间挖出排水沟,以降低湿度,防止蚯蚓逃跑。
饲料与喂养
饲料:主要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如牛粪,也可以添加一些瓜果类食物以促进生殖繁衍。
喂养:将饲料均匀铺在蚓床上,保持饲料的新鲜和透气性。
天敌防治
防护措施:在蚯蚓养殖场周围设置小眼鱼网,或使用其他方法如捕捉来预防天敌,如青蛙、鼠、蟾蜍等。
清理与分离
清除蚓粪:定期清除蚓床上的蚓粪,以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
卵茧分离:使用饵诱法、筐漏法或刮粪法等方法,将卵茧和蚯蚓分离,以便于后期饲养管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蚯蚓,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