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菊花怎么养殖方法

灯笼菊花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移栽时间、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

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种植地。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

整地时深翻20厘米左右,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3000—3500公斤作基肥。

畦宽1.8米(包沟,沟宽30厘米)。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采种选种:用当年新产种子,发芽率高。

播种方法:条播,播幅5—10厘米,深1—2厘米,行距10厘米。

种子处理: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4—5小时,然后播种。

播种时间: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夏播在5—6月,秋播在8—9月。

扦插繁殖

从母株上取长势良好的枝条,插穗保留两对叶子。

用生根剂浸泡后插入基质,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放置在散光照射的地方,温度保持在23℃左右,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频率。

移栽时间

育苗移栽:春栽、夏栽及秋栽,株行距10×20,亩栽种苗25000—27000株。

移栽时注意保护根系,随起苗随移栽,不要伤害根系,覆土至满后轻轻提苗,最后覆盖一层腐熟的有机肥,浇透定根水。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遮荫:育苗地适当遮阴,苗成活后适当减少遮阴。

浇水排水:细苗期适当浇水,出苗期和幼苗期畦面保持潮湿,雨季注意排水。

除草松土:勤除杂草,松土宜浅,避免伤根。

施肥:结合灌水施2—3次清粪水,移栽后追施人粪尿1次,每亩800—1000kg,然后培土。

移栽后管理

遮荫:移栽后适当遮阴,避免阳光直接暴晒。

中耕除草:封行前勤除杂草、松土,注意培土根茎不露出地面。

排灌:保持畦面湿润,注意保持地表疏松,雨季注意排水。

追肥:移栽成活后,追施人粪尿1次,每亩800—1000kg,然后培土。或结合第一次除草松土,每亩施入氮肥5—10kg;结合第二次松土每亩施入复合肥20kg,施入根部附近;冬季每亩施厩肥1500kg左右。

疏花:非留种田要及时疏花,防止养分消耗。

采收加工

采收:移栽后1—2年采收,或一年内多次采收。

加工:植株挖回或收割后,去净泥土,扎成小把,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适当晒干或烘干,切忌水洗和太阳暴晒。

建议

光照:菊花喜欢充足的阳光,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的直射阳光。

温度: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度至30度之间,空气湿度保持在70%左右。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夏季可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减少浇水。

施肥:生长期每月施一次复合肥,秋季开花前加大水量并开始施肥,冬季进入休眠期严格控制浇水。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叶片,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合理搭配其他植物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灯笼菊花,使其健康生长并开出美丽的花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