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天蛾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倒茬或水旱轮作,秋翻冬灌,冬季低温冻棚,夏季高温闷棚。
定植前及时清除茄科作物残体及杂草,选用无虫清洁苗,及时摘除虫叶、虫果集中销毁处理。
物理防治
悬挂性诱捕器:在定植行中间平放性诱捕器3个~5个/亩,1月后更换诱芯,粘板粘满后及时更换,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减少危害。
设置迷向管或迷向丝:交配干扰,使害虫迷失方向,相互找不到,失去交配机会,没有后代,减轻幼虫危害。
化学防治
作物定植后20天可选用30%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随水滴入灌根,每亩50毫升。
在幼虫孵化盛期选用1.8%阿维菌素水乳剂、24%虫螨腈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2%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40毫升、微生物制剂苏云金芽孢杆菌、鱼藤酮、短穏杆菌等,每隔5天~7天喷1次,连喷2次~3次,交替用药,注意安全间隔期及喷雾浓度。
生态防治
清除虫源:在定植之前进行棚内、墙体、立柱上的虫卵清理,将前茬作物的植株、杂草和一些一次性农作用品清除出田间及棚体,进行深埋或烧毁,彻底清棚、清园。
烟熏法:定植前密封熏棚,用80%敌敌畏乳油200克+锯末2-3公斤,分成6-10堆,点燃熏蒸,人员及时离开,密封大棚,封闭24小时即可。或者采用其他烟雾剂吡虫啉、啶虫脒进行烟熏闷棚。
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悬挂45-50张40*25大小的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黄板的悬挂高度在板子底部距离苗子生长点30厘米左右的距离悬挂。
采用防虫网:在棚体上下风口设有80-10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的侵入。
利用天敌捕杀:天敌有丽蚜小蜂、刀角瓢虫、草蛉等,还可以通过寄生真菌如蜡蚧轮枝菌、白僵菌等对其进行防治。如丽蚜小蜂,在植株平均出现0.5-1只成虫时,进行放蜂,蜂虫比例为3∶1,每隔10天1次,连续3-4次。白天温度在20-30℃时放蜂,夜间放蜂则不得低于15℃。
棚室管理
加强棚室管理,棚室入口要安装60目-80目防虫网和门帘,防止蓟马、蚜虫等小型害虫进入。
在潜在发生区可田间设置性诱捕器,利用性诱剂监测的同时诱杀迁入成虫,降低发生风险。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番茄天蛾,保障番茄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