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中养殖虾,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大棚的结构设计、水质管理、温度控制、虾苗放养密度以及饲料投喂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养殖塘口建设与改造

养殖塘口应尽量为条沟状长方形,新开挖的塘口按条沟状长方形开挖,老塘口可以筑埂设坡。

塘口规格要求:宽度5~8米,长30~50米,深50~70厘米,池坡比1:1.2~1.5。

在池塘固定1~2道微孔增氧管,用于增氧。

清塘施肥,过滤进水,移栽或放养水葫芦、水花生、伊乐藻等水草。

大棚装置

使用毛竹或竹片沿塘口两侧等距离埋入土中,形成拱形。

拱形毛竹或竹片上架横梁,横梁密度视拱架强度而定。

在塘口中间打桩铺毛竹跨板到塘口两头,便于在棚内投饵和操作。

最后在棚架上铺上塑料薄膜,一般铺两层以保证保温效果,塘口两头用塑料薄膜围好后,留小门。

苗种放养

淡水小龙虾大棚养殖苗种放养有两种:放养虾苗和放养商品淡水小龙虾暂养。

放养密度:规格为60~100尾/公斤的苗种每亩放25公斤左右。

水质管理

大棚内密闭,空气交换少,养殖密度大,需配置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1.5-2亩/台。

每隔7天用一次光合细菌,中间穿插使用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控制水质指标为:pH值7.5-8.5,避免水温低于20度,换水量一次是5公分到10公分。

温度控制

大棚搭建时要考虑保温,至少保证最冷时期水温保持在20度以上。

使用双层棚膜,侧面用彩钢板,可以采用钢架拱形结构,承重力好,便于雨水排除。

饲料投喂

选择品质好、营养均衡的饲料,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合理调整投喂量和频次。

定期使用“克弧先锋”对水体进行消毒,增强虾的免疫力。

疾病防控

加强对虾的日常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诊断并采取措施。

定期使用免疫增强剂、维生素等方法来增强虾的免疫力。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在混凝土大棚中成功养殖虾,并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