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狍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引进品种
狍子入园第一天,饲料量要严格控制,最好从头到尾都由同一个繁殖者饲养,以减少因更换饲养员而带来的惊吓和生长问题。
喂养
一般采用精饲料和粗饲料搭配的方式,粗饲料包括树叶、水果等,精饲料主要是玉米或豆类。冬季需增加粗饲料量,特别是水果和蔬菜,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注意季节和时间,给狍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促进消化率,防止腹泻。
管理
防治各种疾病,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有害气体伤害。定期对饲养空间进行消毒灭菌,防止细菌和病毒繁殖。
对饲养工具进行日常消毒,发现患病狍子要隔离喂养,防止交叉感染。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过密导致营养不良或疾病。
建圈舍
圈舍建设要符合狍子的生活习性,围墙高度不低于2.5米,小圈高度1.5米,面积6-10平方米,大圈面积根据狍子数量而定,保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地面要用砖砌平,圈内要有排水沟和防雨棚。
解决认生和水土不服
狍子初到新的环境时,会因胆小认生和水土不服而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提前放入干粪蛋、提前添加粗饲料、使用烧开晾凉的水、专人专职喂养、减少惊吓等措施来解决。
繁殖
狍子一般5~6月龄即可育成,14~15月龄进入发情配种期。公母比例以1:2为宜,繁殖期间要特别注意公母狍的健康状况和配种环境。
饲料配方
幼狍出生后,前三天主要靠母狍哺乳,之后逐渐添加精饲料和青绿饲料。断奶后,幼狍可与大母狍一起饮食。成年狍子的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添加矿物质和动物蛋白。
环境控制
养殖场地要安静、向阳、通风,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避免突然性、威吓性、刺激性的声音和动作。狍圈一般建在安静、向阳、通风处,做到冬暖夏凉。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养殖狍子,确保其健康快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