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里养殖黄鳝,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稻田建设
选择通风、透光、进排水方便、水源无污染、保水性能好的稻田。
在田内开挖“田”字形或“日”字形水沟,水沟宽50~70厘米,深20~30厘米,开挖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的12%左右。
稻田四周用尼龙网片构筑80厘米高(埋入土层20厘米)的防逃墙,同时进排水口均用密眼铁丝网罩好。
鳝种放养
选择无病、无伤、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个体,秧苗栽种后即可放养预处理的鳝种。
按总面积放20~30克/尾鳝种1500~2500尾/亩,入田前鳝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10~15分钟,有效预防黄鳝体表疾病的发生。
施放基肥和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畜禽肥400~600千克,另加过磷酸钙30千克。
追肥以无机肥为主,一般每次亩施尿素2~5千克。
这样既营造了黄鳝所喜腐殖质多的水域环境,又能满足水稻生长的营养需要。
饲料投喂
在鱼沟和鱼溜中设置饵料台,每天上午9时或下午5时准时投饲,日投饵量为鳝鱼体重的6~7%。
饲料以蚯蚓为最佳,也可投一部分蚌肉、螺蛳肉、麦麸、瓜果、菜屑等饲料。
在池中布置黑光灯引诱昆虫供鳝摄食。
田间管理
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一般春秋季7天换水1次,夏季3天换水1次。
确保做到水质“肥而不腐、活而不疏、嫩而不老、爽而不寡”。
鳝种放养后3天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成为空腹,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在晚上投喂黄鳝喜食的蚯蚓和切碎的小杂鱼或动物内脏,投饲量为体重的1%~2%。
等到吃食正常后,可在引食饲料中掺人蚕蛹、蝇蛆、鱼粉、米糠、瓜皮等饲喂,投饲量视吃食情况逐渐增加到体重的3%~4%,在水温26~28℃黄鳝生长最适温度时,投饲量可增加到体重的6%~7%。
病害防治
鳝种放养前要消毒,养殖沟在鳝苗投入前7~10天,每平方米需用生石灰0.3kg清塘消毒,平时每半个月用15mg/L的生石灰溶液消毒,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稻田里成功养殖黄鳝,提高农田产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