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的种植和养殖浇水方法如下:
选土
佛手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盆土可以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机肥和20%的田间土混合而成。
定植
选择根系发达、粗壮、分枝均匀的苗木。秋植在9月至10月,春植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前,进行整枝、修根,保持完整的须根。
浇水
佛手苗上盆后,立即浇透压根水,以后土见干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防止盆内渍水,影响根系生长。
4至5月后,气温升高,佛手生长迅速,需水量增加;夏季炎热高温,除盆内泥土保持湿润外,还应在周围喷水,保持一定的环境湿度;秋天气温逐渐下降,浇水量可慢慢减少;冬天,树体进入休眠,应搬入暖棚,盆上保持一定湿润程度即可,防止过湿、过干,以免烂根或植株干萎。
施肥
结合浇水追肥,盆栽佛手施肥在一年中,可分四个不同阶段:
春分至芒种间,每隔7天左右施薄肥,还可用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增强树势。
芒种至大暑间是盛花期和结果期,每隔3至5天施肥一次,肥分可比以前浓些,多施磷钾肥,少用氮肥,促进多开花少落果,并可进行人工授粉。
大暑至秋分间,果实膨大期,多用钾、磷等复合肥,少用氮肥,防止果实推迟成熟期。
白露到霜降期,采果后施稀薄磷钾肥,控制浇水和氮肥,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
修枝
佛手上盆后,开始以营养生长为主,顶芽连续生长,没有自剪性,因此要注重主梢摘心,促进分枝,矮化树冠。疏剪密弱枝,结合撑、拉、吊的方法,调整树姿,美化树势。结果后,针对生长、结果势,进行春夏抹芽,结果枝顶梢摘心、疏花疏果,促进各期的梢、果平衡,防止大、小年现象。
防寒
佛手比一般柑橘抗寒力差,遇到低温时就会大量落叶,枝条冻枯,影响来年的开花坐果及生长发育。因此,佛手冬季入室后要提高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增强树体抗性。
病虫防治
佛手的病害主要有煤污病,是由腐生真菌引起的,使枝叶密布浅黑色的黑霉,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灵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和介壳虫,5至6月份和8至9月份在蚜虫危害佛手花枝顶端嫩叶时,可喷50%的西维因500倍液。6至7月份,干热天气红蜘蛛易危害叶片,发现后可喷40%的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种植和养殖佛手,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良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