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细鳞鱼的方法如下:
池塘条件
池塘深度应为1米,水深80厘米。
池塘应建造在水源水温较低的地方,最高水温不应超过20度。
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放养密度为150-300尾,规格为100克的鱼种。
根据池塘中的水生昆虫、小型鱼虾等生物数量,适当调整投喂次数,水生昆虫多时减少投喂频率,反之则增加。
仔鱼培育
使用玻璃钢平列槽进行流水养殖,进水流量为18~20升/分钟,水面上方60厘米设置100瓦日光灯照射。
刚孵出的仔鱼全长为14~16毫米,放养密度为每槽1万尾。
仔鱼在卵黄囊吸收2/3后逐渐上浮,此时投喂开口饲料,选用粗蛋质含量为45%、脂肪含量在12%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粒径为0.3~0.5毫米。
稚鱼培育
稚鱼池规格为长10米、宽2米、深30厘米。
细鳞鱼仔鱼在卵黄囊吸收完后,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
当稚鱼上浮率达到50%以上时,开始投喂开口饲料。
鱼种培育
采取流水池培育,流水池采用水泥池,单池面积30~90平方米,池深60~80厘米,水深50~60厘米。
根据细鳞鱼生长规格调整放养密度,例如:规格5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规格1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尾/平方米,规格2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为600尾/平方米,规格3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为500尾/平方米。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采用水泥池,面积200平方米,池深100厘米,水深80厘米,池宽6.67米,池长30米,池底坡降比为12∶1000。
水源选择水温较低的地下水,池水交换率应在2次/天以上。
温度控制
细鳞鱼适宜生长水温为13~20℃,最适生长水温为13~16℃,最高水温不得超过20℃。
水体要求
保持水质清澈,池底应铺设砾石,以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生态养殖细鳞鱼,同时保证其生长环境和营养需求,提高养殖效率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