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的小鸟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温度和湿度
雏鹧鸪1周龄适宜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下降2℃左右,直至与自然温度相同。育雏时的温度可根据雏鹧鸪的活动、休息和觅食情况进行调节。
湿度方面,1周龄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相对湿度为55%-60%。
光照管理
出壳后20小时至1周期间需全日光照,1周后为每天16小时。光照强度一般每平方米2-4瓦。
饲养密度
1-10日龄的雏鹧鸪,每平方米80-70只,10日龄至4周龄,每平方米60-40只,4周龄至10周龄,每平方米30-20只为宜。
饮水管理
雏鹧鸪出壳后12-24小时内供给饮水,水槽中放入色彩艳丽的石子能引诱鹧鸪饮水。要保证全天24小时供应清洁饮水。饮水中可加入0.02%的高锰酸钾,3日龄内可在饮水中添加0.02%土霉素。
饲料管理
出壳至3周龄用雏鸪料,3周龄至出售,以下配方供参考:玉米38.5%,碎米20%,四号粉5%,豆粕23%,进口鱼粉5%,酵母6%,石粉1%,微量元素1%,食0.2%,添加剂0.3%。
每日喂料3-4次,饮水不可中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观察护理。
疾病防治
为防治黑头病、球虫病及寄生虫病,建议实行网养与笼养。每天喂料3~4次,饮水不可中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观察护理。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至少应免疫两次新城疫疫苗。
日常操作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对鹧鸪有干扰的因素。对于一些必不可少的日常操作,如抓鸪、打针等要使之适应,操作前要饮水补充多维。
坚持全进全出,每次全进的同龄鸪在出售时,应在同天或同一周内全部清出处理。
通风换气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有利雏鹧鸪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鹧鸪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最终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