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养殖的建造方法如下:
选择养殖场地
金蝉养殖可以选择荒山、荒坡或平原植树造林,也可以利用已有的果园或树林间地。养殖地应避免农药化肥的使用,地势稍高,便于操作。
搭建纱网棚
为防止金蝉产卵成虫逃逸,需要建立纱网棚。网棚面积以每个占地1亩为宜,四周利用水泥柱或木棒圈成围栏,水泥柱行距5米,每行高度都在同一水平线上,柱与柱之间用竹竿连接。棚内间隔5米左右依次埋上一列水泥柱,高度都保持同一水平线上,同列之间用竹片连接加固或拉设铁丝固定。网棚骨架架设好后,罩上尼龙窗纱网,四侧纱网要留出一些剩余,在网棚外侧挖一周深约20厘米的沟,把剩余的纱网埋入沟内,踩实。在网棚一侧开个可闭合的门,以方便出入。
选择育种树木
选用矮化果树如杏树、桃树、苹果树或其他表蜡矮化型灌木品种。注意及时修剪过高枝条,以方便繁育管理,在树的间隙套种果树生苗,以增加金蝉产卵的树枝,在树木下面殖种金蝉种卵。
搭建育种大棚
在金蝉即将出土前夕搭建育种大棚,面积以每个占地1亩为宜。在育种区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水泥柱的行距5米,中间用竹竿搭架,再拉设铁丝固定,然后在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育种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易存水的地块建育种大棚。
种虫管理与防疫
金蝉出土后因其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前期等其羽化成虫后再进大棚,捕捉时羽化金蝉会因见光四处飞乱碰,造成种虫死亡,因此可全部捕捉前1周内出土的金蝉,待一周后再开始让金蝉自然羽化产卵。留种密度每亩约10000只,雌雄约各占50%,每只雌金蝉可产种卵500-1500料,每个大棚大约可供20亩地金蝉繁殖用种。
采收保存种卵
除了自然采取蝉卵外,还可以搭建纱网大棚。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孵化大约四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杨、柳树及其果树的阔叶树地块中。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适合金蝉养殖的环境,并进行有效的养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