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竹下植物的养殖方法如下:
生长习性
选择不积水、土壤肥沃的立地,易受冻害的地区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小环境。
种植前清理栽植地,挖好穴,并施上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
对贫瘠或不适宜竹子生长的土壤要进行换土,肥力不足的要多施农家肥改良土壤。
管理
遇到积水时要及时排水,干旱时及时浇灌。
笋期前干旱季节,每周或隔周浇水一次,可促进早发笋、多发笋。
在夏秋季干旱期间,应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冬季休眠期每年12月-2月初对竹园进行全面松土,并将出的杂草埋入竹蔸旁的土壤中作肥料。
为了使丛生竹植物生长旺盛,发笋长竹快,必须多施肥料。3-5月份,施复合肥1次,促进当年竹丛的生长。9月份,每丛可施复合肥1kg或焦泥灰10-25kg。
整形修剪
保持良好的竹丛形态,随时砍除破坏形态的枯死竹。
对枝叶进行修剪,使之保持适宜的枝下高、美观的形态。
竹林抚育管理
献开:年初将每丛竹的表土挖开,使竹蔸和笋头暴露,利用阳光刺激笋芽发芽,促进早发笋和多发笋。
施肥:献开后,进行根际施肥,促进发笋。春季施肥可以用人粪尿或腐熟堆肥,施肥量视条件而定。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肥,促进竹笋丰产。如果施用化肥,肥料组成为氮:磷:钾=5:4:3。
培笋:当竹笋有裂缝出现猪肝色的内箨时,即可进行培土,覆盖笋芽。
繁殖方法
压条埋杆育苗: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稀疏竹林中,选择透光度大的竹丛边缘,在2-4月份,选定1-2年生,生长健壮,隐芽饱满的竹秆作母竹。从母竹基部向外开一水平沟,深、宽各约15-20厘米,将竹秆向开沟方向慢慢压倒,留20节左右,削去竹梢,保留最后1节枝叶,其余各节枝条除留主枝2-3节和隐芽外,全部从基部剪掉。再把母竹杆压入沟内,覆土3-5厘米,轻轻压实,露出末端1节的枝叶,浇水盖草。
环境要求
竹子对土壤的要求是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竹子对水分的要求是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
盆栽竹子养护
选用适合竹子生长的土壤,保持土壤微酸性至中性、排水良好。
喜散射光,避免直射阳光,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荫。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干燥季节增加浇水次数。
适量施肥,生长季节施以复合肥或有机肥。
定期修剪病弱枝,保持通风良好,预防病虫害。
冬季移至室内,保持温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丛生竹下植物,使其健康生长,多发笋,保持美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