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养殖怎么养活的

鲅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池准备

人工饲养鲅鱼一般选择大面积的养殖池,模拟海水环境以方便鲅鱼适应。养殖池的水质需要定期监测,保持水质清洁,不适宜时及时更换。

亲鱼驯化与培育

选取个体大、体质健壮的亲本,雌雄比例1:1。将亲本快速运到育苗场,放于亲本培育池中,水深1.5米。每天投料3次,投喂马鲅鱼专用配合饲料,每天早上换水一次,换水量为20-40%。

鱼苗培育

鱼苗期间要做好水质、投喂和光照管理。水质管理方面,可以投放有益微生物,保持水质透明度为50~60cm。育苗温度控制在26℃,逐渐升至31℃并保持稳定。鱼苗以自身的蛋黄为营养,2天后投喂SS型轮虫,每天投喂50~80个/ml。鱼苗长至2.0cm后,需用网筛分级分池分养。

鱼苗出池

鱼苗经过25天培育,一般可达到3-5cm,此时即可出苗。出苗前12小时停止投喂,出苗用水投放白金组合复合维生素2ppm,防止应激。出苗时育苗池水体的盐度与放养池水体的盐度差不超过10‰。

饵料池建立

每个隔离育苗车间配备饵料池2个,每个饵料池面积为2亩,水深1.3m。用50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72小时后增氧并投放硫代硫酸钠5ppm中和处理。消毒96小时后,投入鱼浆100kg/每亩饵料池,硝酸钠1.0ppm和磷酸二氢钾0.1ppm作为肥料。投入鱼浆第二天,接种EM菌、微藻和海洋酵母,培养SS型轮虫的基础饵料。投入鱼浆5日后,水透明度达到20cm时接种SS型轮虫,数量为10~20个/ml。

以上是鲅鱼养殖的基本步骤,实际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疾病防治、养殖密度控制、日常巡查等多个方面,以确保鲅鱼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