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鲶鱼时,合理的喂养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选择优良鱼种
在鱼池消毒完毕放养鱼苗前一周开始培肥水质,可在水面上种植水浮莲以调节水质。
池水需要经常更换,一般10~15天换掉1/3池水,并保持水质以黄绿色为宜。
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及时注入新水放掉老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雨天气。
科学投喂饵料
刚孵出的鱼苗以卵黄为营养,2天后开始摄食,开口饲料可用熟蛋黄或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生物。
随着鱼体生长,可投喂水蚤、蚊幼虫、水蚯蚓、蝇蛆及各种小家鱼苗,或喂蚕蛹粉、猪血、人工幼苗配合饲料等。
投喂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天投喂两次,保持七八成饱。
加强繁育管理
鲶鱼繁殖盛期在3~5月间,选择成熟度良好的雌、雄种鱼进行繁殖。
采卵前先检查雌鱼腹部柔软度,若有卵粒产出,用干导法进行采卵。
繁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并使用生石灰浆泼洒以改善水质。
水质管理
每隔3-5天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保持池塘水质良好。
定期清除鱼池杂物和水面漂浮物,保持池底和池水清洁。
使用生石灰浆泼洒以预防疾病,每月2次,每次每0.067公顷用10-15公斤。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如水霉病、肠炎病、车轮虫和指环虫病等。
使用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和杀虫。
环境控制
鲶鱼耐寒性差,冬季需注意保温,避免水温降至7℃以下。
养殖池塘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洁的地方,并栽培水草作为栖息场所。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鲶鱼,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