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小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自然孵化
选择抱窝鸡:应挑选健康、灵活、抱窝性好、护仔性强、体型稍大的母鸡备用。
选种蛋:种蛋要出自体大肉多、产蛋多而较大的优秀母鸡个体,且必须是产后一周内的新鲜蛋。种蛋检验时,要看大小、形状,剔除破损、畸形、严重污染的蛋。
新鲜干草垫窝:每只抱母鸡上蛋16-22个。
照蛋:在孵化的第5、11、19天晚上各照一次,重点是头照,检查胚胎发育情况。
搞好抱母鸡的饲养管理:每天下窝一次,吃食饮水,除喂粮食外还应供给一些嫩菜叶等青饲料。
出壳时听其自然:主人不宜过多查看、干预。如果空气过份干燥,可以在蛋面上喷37—40℃温水提湿。
人工孵化
种蛋预热:种蛋宜选择单重40克以上的,在进入孵化室准备孵化蛋前,首先要将空调蛋库的种蛋移至22℃-25℃的室内预热6-8小时。
温湿度控制:孵化期间温度控制在37.1~37.2℃,湿度控制在70~80%。具体温度和湿度控制如下:
1-6天:38.5℃
7-14天:38℃
15-18天:37.8℃
最后几天:37.4℃
相对湿度:1-7天为60%-70%;8-16天为50%-55%;17天以后为65%-70%。
通风换气:胚胎发育必须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尤其是在孵化后期,应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适时翻蛋:火炕孵化每4小时翻蛋1次,机器孵化每隔2小时翻1次,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
凉蛋:入孵12-13天后,每天应定时凉蛋2次,凉蛋温度应掌握在36℃左右。
免疫接种: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建议
选择健康的种蛋:确保种蛋来自健康的母鸡,且保存条件良好,无破损和污染。
控制温湿度:严格按照孵化期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操作,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适时翻蛋和凉蛋:定期翻蛋和凉蛋,防止胚胎粘连和过热。
通风换气:保持孵化环境的空气新鲜,避免胚胎窒息。
及时免疫:在雏鸡出壳后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成活率。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大大提高孵化小鸡的成功率和雏鸡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