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池虾的养殖方法如下:
稻田选择与整理
选择水源清新、管理方便的稻田进行养殖。
加固加高田埂,埂高要求达到30-50厘米,超过正常水位25厘米左右。
田中开挖“田”字或“井”字形鱼沟,沟宽50厘米,深30厘米,沟、溜总面积占水稻田面积的6%-8%。
虾种放养
一般在插(抛)秧1周后开始放幼虾,规格为每千克2000-5000尾,每亩放1万-1.5万尾。
也可在6月底7月初放亲虾,任其自繁、自育、自养。一般每亩放雌虾500-800只,雄虾300-500只。
采用稻田鱼虾混养,鱼种最好选择鲢,不宜选择与青虾食性相似的鳙。
饲养管理
投饲:投喂的饲料基本上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相近似,常采用以米糠为主要饲料,搭配20%的鱼粉或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时间可在下午17时,也可早、晚各1次。
肥水:在环沟施肥、培菌稳水,用肥爽2号+滤饵多泰,给虾苗提供优质的营养,培育天然饵料供虾苗取食。水稻田面,用菌美1号/稻梗分解宝+金碳宝,分解稻草,减少红黑水的产生。
补种:7-8月份投放种虾,补种数量根据塘口情况而定,一般每亩补30-40斤种虾,种虾要求性腺发育成熟。
改底、解毒:上水后,使用底康1号+养水宝改善池塘底部环境,解除毒素。
控水: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合理控制水位,保持水质稳定。
其他注意事项
水草种植:选择伊乐藻、苦草等沉水性水草,种植面积控制在30%左右,水草种植品种多样,至少2种以上搭配。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保持PH值在6-6.8之间,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调节水质。
病虫害防治:定期使用茶籽饼、茶皂素等药物清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进行稻池虾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