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接收与检疫
活猪进场前需进行消毒,使用3%火碱对车轮进行消毒,防止病菌带入屠宰场。
蓄主需提供《出入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以证明动物运输过程符合卫生规定。
进场后,工作人员对猪进行感官检查,包括精神状态、外观、有无外伤等,合格的猪准予屠宰,并开具《准宰/待宰通知单》。
宰前管理
宰前休息:生猪进场后需休息12-24小时,天气炎热时可延长至36小时,期间断食12小时,但屠宰前3小时断水。
屠宰操作
清洗:用清洁的水和适量的清洁剂彻底清洗猪体表面。
消毒:使用杀菌剂对猪体进行消毒处理。
剖宰准备:将猪放置于剖宰区域,进行准确的断头操作。
宰杀:使用电击晕或传统方法(如一刀捅心脏)使猪昏迷,然后放血。
烫毛:将猪体放入蒸汽烫毛机进行烫毛。
打毛:使用打毛机将猪毛打净。
去内脏:剖开猪腹,取出内脏(包括心脏、肺等),并确保不破坏内脏器官。
检查检疫:取出内脏后,进行检查检疫,确保无异常情况。
切割:将猪体分割成不同部位,如后腿肉、带皮带骨后肘等。
清洗:将切割好的猪肉进行清洗,确保无污染物。
废弃物处理和卫生清理
废弃物处理:将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毛发、内脏等)进行集中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卫生清理:完成屠宰操作后,对屠宰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清理污渍和异味,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卫生状态。
后续处理
分级和包装:根据猪的体重、肉质等因素进行分级,并进行包装。
冷藏和保鲜:将包装好的猪肉进行冷藏和保鲜处理,以便运输和销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生猪屠宰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