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野鸡,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技巧:
环境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如天然草原、山地、果园田野等,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和水源。
鸡舍可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山区应选背风向阳、面积宽敞、通风、日照、排水均良好的地方。
养殖模式
可以采用室内和山地放养相结合的方式。室内饲养用于雏鸡阶段,待野鸡学会飞行后,逐步过渡到山地放养,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野生环境。
饲料选择
野鸡主食五谷杂粮,可以用玉米、高粱、炒熟的豌豆、菜籽饼、麸皮、米糠、骨粉等原粮饲喂,并添加适量的食盐和微量元素。
雏鸡出壳后的24-36小时内,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熟鸡蛋,拌匀后再饲喂,之后逐渐过渡到饲料槽喂食。
饲养管理
饮水要保证清洁,每天清洗并更换水盒中的水。雏鸡每天喂食4次,中鸡每天3次,大鸡早晚各喂食一次,保持少食多餐。
饲养密度要适中,育肥初期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后期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
提供足够的栖架和防啄癖措施,如放置青草或青菜吸引野鸡啄食,减少啄羽行为。
定期进行防疫和消毒,保持鸡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
温度和湿度控制
小野鸡适宜的生活温度为25-30℃,饲养期间要控温,避免过于潮湿导致疾病发生。
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则需防暑降温并保持通风。
放养训练
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开始进行放养训练,让它们适应野外环境,提高捕食和自我防护能力。
在放养过程中,可以利用山上的天然食物,如昆虫、草子等,同时补充一些精料。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鸡马立克氏疫苗、新城疫、支气管炎、禽流感等,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
注意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在农村成功养殖野鸡,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