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华豚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棚舍建设
位置:选择坐北朝南的棚舍,冬暖夏凉,空气流通。
结构:可采用砖、石、水泥结构或木板、塑料板制作池养、箱养或散养。
尺寸:养殖池一般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池底垫上干净的稻草或木屑。
清洁:养殖地每周清洗2至3次,笼养需经常调换垫料和清洗,保持清洁干燥。
放养密度
群居习性:豚鼠喜群居,1公可配1-4母。
笼养密度:根据笼舍大小决定放养数量,例如,长宽为100厘米×50厘米的可放1公4母;80厘米×50厘米的可放1公3母;60厘米×50厘米的可放1公2母;45厘米×35厘米的可放1公1母。池养、箱养应适当稀放。
饲养管理
饲料:豚鼠喜食各种野草和蔬菜,如狗尾草、阿苦菜、茭白叶等。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只每餐150克左右,辅以少量麦类、谷类、玉米面等精料,日食量25克/只。
饮水:一般不需要喂水,但有足够的青饲料时,也应提供干净饮水。
清洁:豚鼠喜清洁干燥,食糟要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不喂腐烂青料和霉变食物。
繁殖
鉴别:公母鉴别与家兔相似,通过压迫会阴部观察有无阴茎或外阴部形状确认雌雄。
配种:根据笼舍大小和放养密度合理安排配种,确保每只豚鼠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环境控制
温度:豚鼠适宜温度为18到29度,超过30℃会降低繁殖率和生长发育率,低于15度则容易患病。
通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极端温度对豚鼠的影响。
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健康护理
卫生:定期清洁和更换豚鼠的笼子,保持栖息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运动: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让豚鼠自由活动,避免长时间孤独。
社交:豚鼠是群居动物,可以找同伴陪伴,减少孤独感。
饮食管理
主食:提供充足的草料,如牧草,无限量供应。
辅食:偶尔喂食蔬菜、水果、饼干等,注意不要过量。
零食:可以适量喂食葵瓜子等,但不要过多,避免营养不均衡。
疾病预防
卫生:定期清理排泄物,保持环境干燥,防止疾病发生。
营养:提供均衡的饮食,确保豚鼠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维生素C等。
观察:经常观察豚鼠的食欲、体重、毛色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中华豚鼠,确保它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