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观赏海鳗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设置与消毒
池塘面积建议在1~2.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
池塘应选择交通方便、无污染、水源充足、电力便利的地区建造。池底土质以松软为好,有利于海鳗钻穴栖息,但池底淤泥不能太多,且不能带有黑的腐泥。
放养前半个月,将池塘干池曝晒或带水清污后,每亩撒干石灰75—100kg,或用漂白杨20—25kg/亩,兑水稀释后泼洒在池底和池边,进行消毒。
海鳗放养密度
普通每亩池塘可放养50克的海鳗7000尾左右,其他可适当搭养少量滤食性或底栖杂食性鱼类如鲢、鳙、鲤、鲫等,以保持水质清爽和提升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
饲料投喂
在池塘各边放置数个饲料台,把人工协作饲料放在饲料台上让海鳗摄食,日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2%~3%。投喂量以投喂后15~25分钟能吃完为宜,避免饲料残渣污染水质。
饵料一般选用新鲜小带鱼、蓝圆鲹、青鲇鱼等,在新鲜饵料紧张时,也可选用冷冻或晒干的小杂鱼虾。投喂前将饵料冲洗干净,冷冻的饵料要解冻,晒干的饵料要用水充分浸泡后再投喂。个体大的饵料要切成块投喂。
水质管理
海鳗在溶氧量为5~10毫克/升,PH值7.2~9,透亮度20厘米左右的水质条件下生长良好。水色变为暗褐色、黄褐色或乳白透亮色时,说明水质已变坏,此时应排出部分旧水,注入新水。如发觉海鳗集中在水面并围绕池塘边转,说明水中的溶氧量不足,此时应启动增氧机增氧。
池塘应保持一定的透明度,通常池塘养殖要求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而温室高密度精养时,要求水的透明度保持在60cm左右。
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每隔15天杀菌、虫一次,同时定时使用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每月使用2次大黄、黄连、大蒜等中草药粉碎与饲料拌和投喂,有效预防和降低疾病发生。
轮捕轮放及越冬管理
轮捕轮放是鳗鱼养殖的增产技术,主要在于符合鳗的生长规律。鳗鱼生长至7月份有50%达到规格鳗时,进行轮捕轮放。
冬季水温下降,鱼钻穴不摄食,一般换水量控制在30%左右。次年3—4月份,水温回升,海鳗开始摄食,逐渐增加投饵量。
其他管理
海鳗不喜欢强光,在投喂料的地方应设置遮挡物,最好能遮挡阳光。鳗鱼喜欢有水流的环境,塘口可做成微流水循环。
鳗鱼的嗅觉和味觉非常灵敏,投喂时要注意饵料的新鲜度和气味,以便鳗鱼能快速摄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黄金观赏海鳗,并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