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螺的养殖方法如下:
建池养殖
池的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
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
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
投放种苗
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
池建好后,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购买。
雌螺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药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捕捞上市
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
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越冬管理
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
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
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
混养方式
采用田螺、河蚌、鲢鱼、鳙鱼、泥鳅混养,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平衡。
种螺放养
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100千克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池里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
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夏花鳙鱼1尾、鲢鱼3尾,泥鳅30尾。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琴螺,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获得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