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孔雀仙子(蓝孔雀)的方法如下:
选择品种
孔雀分为蓝孔雀、绿孔雀和白孔雀等品种,其中白孔雀是变异产生的,绿孔雀是保护动物,国家禁止养殖。因此,只能养殖蓝孔雀,特别是巴基斯坦蓝孔雀,其羽毛鲜艳,肉质松软,适合养殖和标本制作。
场地准备
孔雀场应建立在干燥、远离人群的地方,有较好的光线和树木遮荫,坐北朝南,冬暖夏凉。
建立一个长宽均为15米的笼子,一半用布遮盖用于晚上睡觉,一半用于活动和进食,高设为3米左右,顶部用铁丝封住,中间设几根横梁用于休息。
饲料准备
孔雀的饲料比较广泛,但用量较少,成年孔雀每天需要约125克饲料,包括能量饲料(如大米、小麦)和蛋白饲料与矿物饲料,每天投食三次。
育雏期(0~60日龄)需要特别关注,应配置高锰酸钾水溶液供饮用,每天饲喂青绿嫩草、蔬菜或新鲜牧草,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
育成期(61日龄至成年)和成年期,每天喂2次精料和2次青绿饲料,注意补充动物性饲料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钙和磷。
日常养护
定时清理孔雀场卫生,早上8点左右将孔雀从笼中赶到运动场,晚上7点左右赶回。
密切关注每只孔雀的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应激。
繁殖季节前,做好种群组合,公母比例建议维持在1:3~1:4,避免近亲繁殖,每个产蛋群只能一个栏舍饲养。
环境消毒
人工养殖孔雀应确保环境卫生,做好消毒预防。清扫、冲洗、消毒要细致认真,使用碱性消毒剂和氯制剂等,定期进行消毒。
繁殖管理
孔雀的繁殖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可以提前和延长。性成熟龄期为22~24月龄,每只年产蛋30枚左右,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
孵化模式包括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时温度应控制在38.5-39.5℃,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孔雀仙子,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