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鲤的养殖方法分为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
面积形状不限,注排水方便,水量充足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生产要求,水深2米左右。
清塘
放养前15~20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然后注入新水。
放养
春片规格要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5月中下旬投放,投放量为500~800尾/亩,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消毒。
投喂
放养后即开始驯化投喂,采用一定响声建立条件反射信号,诱导鱼类上浮抢食。
稻田养殖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的稻田,面积一般在330平方米以上,耕作层深。
田间工程
加高加固田埂,防止鱼逃走,挖鱼坑留出活动空间。
鱼坑鱼沟
在进水口上方挖鱼坑,深1米左右,鱼坑大小不超过稻田面积的5%。鱼坑内壁四周用砖石砌筑,水泥或混合砂浆抹面。
饲养管理
投放鱼种前进行消毒处理,选择体质健壮、无病的鱼种。
饲料投喂以天然饵料生物为主,也可适当添加人工饲料。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疾病发生。
饲料与饲养管理
饲料配方
科学的饲料配方对黑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推荐使用鱼粉、豆粕、酵母粉、豆饼、小麦粉等组成的饲料,并添加益生菌以改善肠道菌群。
日常管理
经常换水,夏天7天换1/3,半个月换3/5,保持池水清澈见底,透明度30-35厘米。
预防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用药需谨慎,最好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
养殖密度
池塘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一般亩放500~800尾/亩。
稻田养殖密度根据稻田条件而定,一般亩放300~1000尾。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体,保持微流水,防止疾病发生。
疾病防治
注意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常见疾病,如出血病、皮肤腐病、疥疮病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养殖东北黑鲤,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