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干粪便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好氧堆肥处理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C/N比和通风条件,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废弃有机物转变为肥料。堆肥产品无病原菌、无杂草种子、无臭无蝇,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
建设固定的堆肥设施,根据养殖规模确定设施大小,满足干粪发酵时间。高温快速好氧堆肥发酵周期为12—18天,陈化周期15—20天。设施中应设计通风设备,通过自然挥发降低物料水分,并可采用阳光棚储存,提高棚温促进水分挥发。
干燥处理
自然干燥法:利用日光对畜禽粪便进行晾晒,但存在二次污染问题,需要大量晾晒场地。
高温快速干燥法:采用人工烘干法进行烘干,但存在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肥效较差的问题。
沼气发酵
在一定湿度、温度(35℃~55℃)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可燃烧的混合气体(如甲烷和一氧化碳,即沼气),同时杀死粪水中的大肠杆菌和虫卵。
饲料利用
对于拉干粪球的猪,可以通过改变饲养方式(如改喂易消化的饲料,加喂蔬菜等)和促进排便的药物(如肥皂水灌肠、开塞露等)来改善症状。
综合处理技术
种养结合:养殖场采用干清粪方式,固体粪便通过堆肥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后,污水与部分固体粪便进行厌氧发酵、氧化塘处理,最终将有机肥、沼渣、沼液或肥水应用于农业生产。
循环利用:通过控制生产用水、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用水量,实施污水暗道输送、雨污分流和固液分离,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场内冲洗粪沟和圈栏等,固体粪便可通过堆肥、基质生产、牛床垫料、燃料等方式处理利用。
达标排放:对污水进行厌氧、好氧等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固体粪便通过堆肥等方式处理后再利用。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粪便本身是一种可再利用的资源。
建议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可以考虑采用好氧堆肥或循环利用技术,以实现高效、环保的粪污处理。
注重环保与卫生:在处理养殖干粪便时,应注重环保和卫生,避免二次污染,确保堆肥产品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在选择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成本,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