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犊的养殖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补饲
犊牛在出生后1周龄时开始训练饮用温水,并逐渐添加精料,如将精料制成粥状并加入少许牛奶,初日喂10~20克,逐渐增加喂量。
20日龄开始每日给10~20克胡萝卜碎块,以后逐渐增加喂量。
30日龄时,栏内设干草机理,诱其采食。
60日龄开始加喂青贮饲料,首次喂量为100~150克。
饮水管理
犊牛与母牛要分栏饲养,定时放出哺乳。
必须保证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犊牛采食量增加时。
运动与放牧
犊牛要有适度的运动,随母在牛舍附近牧场放牧,放牧时适当放慢行进速度,保证休息时间。
犊牛达135日龄时断奶。
饲养环境
犊牛舍内温度要适宜,保持干燥,防止有害气体大量蓄积。
定期打扫圈舍,定期消毒,勤换垫料,保持环境卫生。
疾病预防
根据当地流行病,给牛提前注射疫苗,预防常发流行病。
牛在进场第5~6天后,可以开始驱虫,一般可以选用阿维菌素,一次用药同时驱除体内外多种寄生虫。
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应尽快喂上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犊牛抗病力。
逐渐训练犊牛采食干草和精饲料,注意“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温。
哺乳期犊牛要预防腹泻和促进瘤胃的发育,若母乳不足,可采用保姆牛或人工哺乳。
其他注意事项
犊牛出生后,要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粘液进入气管。
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厘米处剪断,用5%的碘酒浸泡1—2分钟,进行消毒,防止发生脐带炎。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为后续的育肥和奶牛养殖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