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黄鲷怎么养活

海鱼黄鲷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与建设

养殖场应选择在靠近海岸、水源充裕、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防海潮的地方。

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利用天然潮汐进行灌水和排水。

精养池塘的面积通常为10-15亩,中间培育池面积为3-5亩,长宽比为1:0.6,水深1.8-2.5米,塘基坚实不漏水。

池塘的注排水闸门宽0.8-1米,最大日换水量为30%。

放养前,池塘需晒塘、清塘和消毒,以杀灭野生鱼虾,装好闸门后进水,并进行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养殖方式

单养:每亩放养700-1500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公斤。

多品种混养

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00尾(5-7厘米)、200-300尾(7-8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公斤。

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尾(5-7厘米)、200-300尾(5-10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0-200公斤。

水温与喂食

饲养黄鳍鲷时,水温应保持在22-26℃之间,以满足其基本生命需要。

幼鱼时期可以投喂人工饲料,成鱼可以投喂动物性饵料如红虫、水蚯蚓等活饵,也可以投喂植物性饲料如丰年虾等。

环境设置

家庭饲养时,水族箱应高于60公分,底部可以铺上泥沙,并种植一些水草,为黄鳍鲷营造一个自然、稳定的生活环境。

池塘养殖时,水深在1.3-1.5米之间,适宜盐度为18-20‰,水温在7℃-33℃之间,每1000平方米配备一台1.5千瓦的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

病害预防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乳酸菌等助消化、增强体质的产品进行投喂。

适时杀虫、消毒,通常每30天一次,杀虫通常使用阿维菌素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消毒以季铵盐碘或戊二醛为主。

养殖密度

单养方式:黄鳍鲷放养密度为1.5×10^4尾/hm^2-2.2×10^4尾/hm^2。

混养方式:黄鳍鲷占总量的60%,其他鱼类约占40%。

搭配饲养方式:黄鳍鲷约占总量的80%,搭配种类约占20%。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海鱼黄鲷的养殖。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监测水质、水温等环境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喂量,以确保黄鳍鲷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