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养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选择生产性能高的牛种,如肉用品种牛(夏洛来、兰白花、西门塔尔、皮蒙特、海福特、安格斯、南德文牛等)及肉用杂交后代。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品种,若条件允许,可考虑引进外地优良品种进行育肥。
规模确定
根据农村家庭的综合条件(耕地、草地饲草饲料、劳动力及经济状况)来决定养殖规模,一般每个劳动力饲养10~30头牛为佳。
牛群结构合理
确定牛群规模,使每年的出栏头数等于或小于成牛群的50%左右。
成年母牛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并补充相应比例的后备母牛,使后备母牛占整个牛群的20%左右。
各年龄段的母牛应占整个牛群的70%左右,成年母牛占15%,公牛占15%,后备母牛占20%。
放牧与饲养管理
育肥前期若有放牧条件可进行2~3个月的放牧,节省饲料成本并增强肉牛体质。
中后期主要采取圈养,注意温度控制,春秋季节适宜放牧。
饲养管理中,以青贮秸秆、酒糟等为主,补充一些精饲料,精料喂量占体重的0.8%~1.3%。
卫生管理
定期清理牛舍,保持牛体及牛舍清洁,防止疾病发生。
注意通风和保暖措施,特别是在冬季。
自繁自育
坚持自繁自育可降低风险,虽然周期较长,但更为稳妥。
疾病防治
适时打好预防针,如牛肺疫疫苗,加强牛舍消毒工作。
季节性管理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如春季加强防病措施,夏季注意降温,秋季做好饲料储备和催肥工作,冬季注意防寒保温。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牛人能够有效地养殖牛只,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