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量养殖蛐蛐,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饲养设备
使用大笼饲养,笼子的长宽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平面面积越大,容纳量越多。笼子底部需要构筑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侵入,同时水槽也可以作为蟋蟀的活动场所。
笼子内可以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饲料。
诱捕种虫
利用成虫的向光和趋食习性进行诱捕,以获取足够的种虫进行繁殖。
繁殖
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交配后雌虫会产卵于地下。笼内的植物秸秆枯死后,不要拔出,作为地面的覆盖物,以利于卵渡过寒冬。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即可见到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日常管理
笼中饲养蟋蟀,单用笼中天然饲料远远满足不了大虫的需要,可采用易积存、体积小、营养高的人工饲料为主,辅以少量天然青饲料,饲养效果更佳。人工饲料配方包括大豆粉、粗麦粉、玉米粉、脱脂奶粉、肝粉、干酵母等。
饲养温度在25℃为宜,当干旱时,早、晚适当喷些水,使笼内的地表湿度保持在75%-80%。
养殖场地
场地土质要疏松肥沃,没有被有害物质污染过。场地要高爽,排水性好,不易积水,四周环境要好,没有化工厂和排放废气和含有害物质污水的工厂。选择好场地后,最好翻地一二次,达到松土除害虫的目的。然后添一些有机肥料和青饲料,使土质肥沃且富含腐植质。然后种上一些不含异味的瓜、豆、麻类的植物,使阳光不能直接射在养殖场的地面上。
孵化饲养
孵化前,将卵按要求挑选出,放置在容器内,容器底部应有泥土。虫卵放入后,再用一层薄土覆盖,隔3~5日,应该用水稍稍浇洒一次,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可保证虫卵的顺利孵化。浇洒的水应该用清洁的河水或雨水。如果用自来水,必须放置多日再用。
环境控制
蟋蟀喜欢黑暗环境,所以养殖室的灯光需要常年比较昏暗,每天只要3-4个小时的亮光让蟋蟀稍微安静一段时间即可。夏天饲养蟋蟀时需在五金店做几扇透气纱窗,保证蟋蟀在通风的同时不会闷死。
饲料管理
蟋蟀的食物包括干饲料和少量蔬菜,干饲料和蔬菜的比例大约为3:1。每天喂食三次,可选择馒头块、米饭粒、玉米粒、花生、瓜子、青豆等进行喂食。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蟋蟀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同时,要防止其他害虫如蚂蚁、蜘蛛等侵入蟋蟀的饲养空间,可以在空间周围喷洒杀虫剂或设置粘虫板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蛐蛐的大量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