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毛乌鸡小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种择时
选择正宗的乌鸡亲种,要求个体健康、健壮、行动灵活、冠子颜色正常、体毛有光泽、精神正常。
繁育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天(3月到4月)或夏末秋初(温度不算太高时),但只要能够创造人为条件,四季都可育雏。
温度控制
出壳后的雏乌鸡对温度要求较高,一周龄白天温度为32℃,晚上34℃,以后每周下降1℃~2℃,直至二月龄脱尽绒毛长出新羽后方可脱温。
保持室内温度在20-25℃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饮水和开食
刚出壳的雏乌鸡应先放在暗光下休息,10~24小时后给予强光饮水,饮水先用0.2%的高锰酸钾水。
开食先喂八成熟的小米或玉米细粒、芝麻粒等,3~5天可放上食槽,改喂小鸡料。以后每隔5天喂一次大蒜水用以防病。
饲料和喂食
前三天喂食软化过的碎米、玉米粉或小麦等粮食添加上碎的熟鸡蛋,每天喂食3次。
三天后逐渐增加喂食炒米和精饲料,由多种粮食和食盐、微量元素粉配置,逐渐增加到一天喂食4次。
出生一周后可以添加切碎的蔬菜等青饲料,一天喂食5到6次。一周以后在饲料中加细沙增强消化能力。
饲养密度
适当的饲养密度可以提高乌鸡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浪费。成年的乌鸡以8-10只左右/㎡为佳,雏鸡以40只左右/㎡为佳。
通风和控湿
每天要定时通风透气,避免有毒气体积累。环境湿度一般在60%即可。
光照管理
出生一周内每天要接受20小时以上光照,第二周只需自然光照。
病害防治
鸡舍养殖数量不可过多,定期喂养抗生素提高免疫能力,定期注射疫苗预防疾病。
将剩余的食渣或粪便清理干净,保持鸡舍清洁,防止病菌滋生。
育成鸡管理
雏鸡生长到60日龄后,进入育成期阶段,对于种用乌鸡群或产蛋用的,应采取限制饲养,适时开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黄毛乌鸡小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的养殖和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