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肉鸡养殖大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选址、建筑规格、大棚组装、设备配置等。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建造流程:
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开阔、通风良好、靠近水源、土质无污染、远离大道无噪音的地方。如田间地头、村间空地、果园菜地、河滩荒坡等。
建筑规格
采用双斜式大棚,棚长2-30米,宽7-8米,建设面积140-240平方米,可饲养肉鸡1000-1500只。
具体规格可根据养殖规模进行调整,例如,养殖1300只肉鸡的大棚,总建设面积宜为175-240平方米,长度在25-30米,宽度在7-8米,南北走向。
大棚组装
两端垒砖墙,一端山墙中间留门,两侧留通风孔,另一端山墙只留通气孔或安装窗户,还要留1-2个烟炉筒孔以供育雏或加温时使用。
在两砖墙之间每隔2米埋植一排立柱,中间1根(与棚顶部同高),左右两侧各2根(其中外部2根与棚外侧同高),共计5根,形成纵向支架。
纵向立柱顶部用8米长的竹竿衔接,构成大棚纵向支架。然后用长4.5米的竹竿一组,对节绑牢,横向每间隔30-40厘米围绑在纵向立柱之上,构成大棚顶部的横向支架。
塑料薄膜按长宽规格事先粘好,盖膜时选择无风雨天气,直接搭在棚架上。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加盖10-20厘米厚的麦秸或其他杂草,并加铁丝固定。棚顶部每隔3-4米安置一个直径40-50厘米可调整的排气孔。
设备配置
安装供暖、通风、供水、喂料、收蛋、清粪、笼具、光照等设备,并将肉鸡智慧养殖系统相关的硬件设备也同步安装,包括硫化氢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以及智能控制柜连接绑定,进行调试。
监测控制肉鸡饮水池的水泵也需要安装调试。
日常管理
雏鸡苗必须挑选行动灵活、叫声洪亮、羽毛有光泽、不挤堆的健康鸡苗。
离地棚养一般使用简单鸡舍,舍内地面要求平坦、干燥,向东南或南倾斜5度以下的北面。为离地饲养,枷架离开水面60~80厘米,适合与饲养脱温至上市之间的肉鸡。
棚舍顶高为1.5~1.2米,这样能防止被大风吹倒,又可增强舍内的采光和空气流通。
满足棚内湿度与通风条件
地面铺设细沙,表面铺上谷糠等,并经常更换垫料。
中午棚舍内的温度较高,要进行通风换气,促进棚内通风,维持正常湿度及温度。
根据空气刺激强度与棚内温度,夏季的早、中、晚时期卷起塑料薄膜边底并且开通风孔进行换气。冬季通风换气时间为上午7~8时与下午2~3时,注意换气前的1小时将炉火调旺,通风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造一个适宜的肉鸡养殖大棚,为肉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便于管理和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