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养殖幼苗怎么养

斗鸡苗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饲养形式选择

地面平养:将木屑、稻草、锯末等垫料均匀铺在水泥地面上,要求表层垫料清洁柔软,及时更换潮湿的垫料。这种饲养方式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高,但饲养效果较好,成本也较高。

网上平养:利用网面代替地面饲养斗鸡苗,网眼大小为1~1.6厘米,四周用高约33厘米的竹排围起来,分隔成若干个小区。网上平养离地饲养,减少病原体再污染的机会,卫生条件好,有利于防病,适宜规模化饲养,但一次性投资较高。

笼养:在网上平养基础上增加饲养层数,每层下面配置一层盛粪板。笼养能充分利用空间,增加饲养数量,节约能源,但管理不便,造价较高。

温度控制

适宜的室内温度是保证斗鸡苗成活率的重要条件,温度要严格控制,切忌忽高忽低。1周龄33-35℃,2周龄30-33℃,3周龄27-30℃,4周龄24-27℃,5周龄21-24℃,6周龄19-21℃。

光照管理

出壳后20小时至1周期间,提供全日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1周后改为每天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瓦,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

饲料与营养

雏鸡第1天不喂食,第2天开始饲喂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熟鸡蛋,第3天开始饲喂熟鸡蛋、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青鲜菜类为主的饲料,并可适当喂给少量昆虫和杂粮。半个月后可逐渐过渡到面条、杂粮等更丰富的饲料。

中鸡饲养时,需按雌雄分组,增加昆虫和杂粮的饲喂量,同时增加露天运动的时间和阳光照射。成鸡则需根据季节进行科学饲养,秋冬季节注意防寒保暖,多喂熟食、好食;夏季则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少喂肉食,菜粮各半。

训练与管理

雏鸡30日龄后,应适当增加露天运动的时间和阳光照射。75日龄开始,雄性雏鸡需单只笼养,以防斗伤影响成长。每天定时放出笼外自由活动,但需严格控制不得与母鸡交配,也需防止雄鸡间较强的争斗。

疾病预防

雏鸡出壳后20小时内开始饮水,饮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连饮3~7天,预防痢疾、胃肠炎等发生。

其他管理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注意冷空气不能直接吹到斗鸡身上。湿度也应符合标准,湿度高微生物易存活,如果再伴有温度低,则更加重低温的危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斗鸡苗,提高其成活率和战斗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