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养殖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温室养殖
增氧设备:温室养殖鳖需要设置增氧装置,以防止水质过快污染和经常性换水影响鳖的生长。增氧方式主要有砂头曝气与池底水管曝气两种,砂头一般放置在离池底2-3cm处,砂头与投饵台的距离一般为50cm左右,按照每3平方米1个砂头均匀分布于池塘中。增氧时间应根据养殖密度、水质状态及吃食情况灵活调节,一般在甲鱼摄食前半个小时开动增氧机,喂料时则关闭增氧机。
水温控制:温室内的水温需要保持在31~32℃,室温则通过控温仪连接通风系统和供热系统来调节。全封闭温室靠自动控制系统调控,半封闭温室则需要人工定时测温,调节水温。
水质调控:水质要求透明度25~30厘米,溶氧保持在5~6毫克/升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3.0~3.2毫克/升,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采用微流水、生物净化系统、充气增氧系统以及化学药品来调节水化学因子。
放养密度
初级养殖池每平方米放养密度可达120只左右,但实际养殖中多采用较低密度,如每平方米30~40只。
温室养殖模式下,日本鳖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以减少鳖互相撕咬的几率。
饵料与投喂
饵料全部采用水蚯蚓或红虫(水蚤),水蚯蚓放在饵料台上,红虫直接投放在水中。饵料投放原则是多次少量,保证饵料台始终有少量剩余,一旦发现吃完,应立即再投放。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围绕水温控制、水质调控、光照调节和疾病防治几方面进行。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质稳定,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室内有效地养殖鳖,并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