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乌桕树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幼苗
选择规格统一、生长强劲的幼苗,最好选择生长在边缘和苗圃开放区域的幼苗,因为这些幼苗的根发达,树形更理想。
拼栽技术
栽植时间:春秋两季气候适宜,选用2~3年生苗,可以带土移栽。
挖树穴:每穴施一定量腐熟堆肥。
种植方法:种植时注意苗根伸展,分层填土,最后拍打土壤,避免苗根与土壤结合不紧密,影响存活率。
管理
支撑:用支架固定树干,避免植物松散,倾倒在周围,做好支撑。
灌溉:种植后每3天灌一次水,封土保湿。养护期间合理灌溉,每15天左右灌一次水,干旱时浇1~2次水,注意松土除草。
施肥:冬季深挖,结合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重建根系。春季开始发芽,4~5月施用速效肥,促进春梢生长和花序形成,7月后施用磷钾肥。
抚育
春季:开始发芽,4~5月施用速效肥,促进春梢生长和花序形成。
秋季:7月后施用磷钾肥,促进果实成熟。
种植环境
温度:丛生乌桕树是温带树种,喜欢阳光,不耐寒,生长地的温度在15℃以上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2℃。
土壤: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一般在沿河两岸深厚、湿润、肥沃的冲积土生长较好,红壤土和黄壤土,土壤pH值5~8的土壤都可以种植。
水分: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生长旺盛,种植地年降雨量750毫米以上为宜,能够耐干旱,耐短期积水。
播种繁殖
采种:每年10~11月采收乌桕果实,白色的种子晾干贮藏起来,春季播种。
土地要求: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并且有光照和排水条件的地方,缓坡、平地均可栽种。
播种方法:在苗床上挖出垂直于苗床走向的10厘米左右宽的播种沟,播种后覆土,春播一般50~75天就能出芽。
种植密度
行道树:种植间距0.3米~0.5米,根据树苗的冠幅以及栽植的环境决定种植密度,不可太密集。
育苗期间:条播注意行间距,保持一定的标准密度,苗长大后再进行间苗和移栽。
市场行情
丛生乌桕树因其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备受关注,适合城市园林绿化。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更好地养殖丛生乌桕树,使其健康生长并发挥其观赏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