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养殖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早放养

在开春水温达8℃时,便可投入鱼种。鱼种下塘前,可用5%的食盐水或百万分之十的漂白粉液浸洗20分钟杀灭病原。

早开食

在水温达10℃时便可进食,并随着水温上升逐渐增加进食量。投饵要定点、定时,开始每日一次,以后上、下午各一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5%左右,青饲料以投喂后4-5小时吃完为宜。

早施肥

开春后要及时追肥,以培养更多的天然饵料。施肥量为每亩用人粪尿80公斤或畜粪120公斤。若施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1:0.5,总量为每亩2公斤,每半个月施一次。

早灌水

早春水温低、鱼种小,开始放养时池水宜浅。随气温上升,鱼体长大,水要慢慢加深。一般每半个月加水一次。

水质调控

随着天气转暖,水温升高,要不断加水,提高水位。春季水温处于相对较低阶段,初始水位不应过高,一般苗种放养时水位在80-100厘米,晴天时逐步加注新水,每次加新水约10厘米,直至1.5-2米水深。

饲养管理

由于越冬期间鱼类投喂量小或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弱,温度合适时要逐渐增加投喂量。投喂优质饲料,并根据鱼类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可适当投喂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饲料。

疾病防治

春季是水霉病、寄生虫病等病害高发的季节,病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时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工作,逐步提高池塘水位,注重改善水质,及时投喂饲料,加快鱼类恢复体质和生长。

选苗与下塘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流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提高成活率。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下塘鱼苗的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鱼苗开春养殖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全年水产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