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蛋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选址、品种选择、鸡舍建造、环境控制、疾病预防和控制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棚址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高旱的农田、草地或森林空间建设开放式温室鸡舍。
雨棚位置坐北朝南,东西朝向开门,南北朝向开窗。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地方品种,如广西瑶鸡、山茶花鸡、绿脚麻鸡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建造棚屋
温室内可以采用塑料棚、温室玻璃或连拱棚等方式养鸡。
建议采用塑料棚,经济实惠。
鸡舍建造面积一般为132平方米,长22米、宽6米、高2.0米。
鸡舍内以竹子为支撑框架,四周环绕塑料薄膜和遮阳网,每批鸡只可饲养2000只,具体大小可根据当地情况调整。
环境控制
安装电灯以增加照明时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3℃,中午不超过30℃。
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清理鸡舍,注意通风。
沿墙建造多层生产巢穴,并在墙周围安装一个距地面50厘米的栖息地框架。
铺设细砂或谷壳,经常更换垫子,以减少水分。
疾病预防和控制
定期进行病毒抗体检测,避免病毒感染。
注意免疫水平,避免盲目使用疫苗。
及时对鸡群病情采取控制,选择高敏药物。
饲养管理
光照:产蛋期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18小时左右,光照强度适中。
喂料: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保证营养均衡。
温度:保持鸡舍温度在10℃以上,不超过30℃,避免温度剧烈波动。
通风: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断喙:在雏鸡阶段进行断喙,防止啄羽和啄肛。
淘汰老弱:及时淘汰体质差、产蛋少的鸡只。
人工控制换羽:通过调整光照时间和饲料,促使蛋鸡同步换羽。
保持环境安静:确保鸡群在产蛋高峰期健康、高产。
加强卫生防疫:定期打扫鸡舍,消毒食具,注射疫苗,驱除寄生虫。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大棚养殖蛋鸡,提高养殖效益和鸡群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