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选择
养殖鸵鸟时,应选择品种较纯的品种,避免近亲繁殖导致死亡。
非洲鸵鸟的消化能力最强,适合大量粗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场地选择与建设
选择地势高、向阳、背风、偏僻、安静的地方建场,交通便利。
场地四周砌围墙或用竹篱围起,场内分生活区、运动区、休息室等。
运动场要足够大,鸵鸟可以自由奔跑,地面铺砂,砂厚不少于10厘米。
饲养管理
鸵鸟是草食性动物,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粗饲料可以选择玉米秸秆、稻草、紫花苜蓿等,精饲料包括玉米、豆粕、豆饼、大豆粉、预混料等。
饲料配比:青草和干草占60~70%,谷物和豆类占20~30%,蔬菜和水果占10%左右。
定时定量喂养,每天饲喂4次,间隔时间相等,先粗后精或混合喂养。
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每周用高锰酸钾水消毒一次。
健康与疾病防治
多观察鸵鸟是否有生病的现象,及时治疗。
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投放食物要选择安全、卫生的,避免喂养有毒植物。
繁殖管理
雌鸵鸟发情表现明显,交配后1-2周内产卵,可连续产卵20天左右。
人工饲养的鸵鸟建议连续产卵40多天,与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关。
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代谢能10.5兆焦/千克。
运动与休息
鸵鸟每天需要足够的运动,运动场应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日晒雨淋。
休息场要保温防风雨,保持良好通透性,地面干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鸵鸟,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