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幼苗冬天怎么养殖

大闸蟹幼苗在冬天的养殖方法如下:

水质管理

冬季养殖大闸蟹需要保证生态池的水质,避免水质劣化导致大量死亡。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消毒工作,加强水的循环,避免死水区产生。同时,添加一些有机肥料,增加藻类生长,提供蟹苗足够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保持适当的水位,水位过低会导致水温过低,影响蟹苗的生长。一般建议保持水位在60-80厘米以上。

定期进行改底和消毒,10天改底一次,使用底精灵3号氧化底部有机质,预防黑底板和纤毛虫;每月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一次,预防黑鳃。

保持水草充足

水草覆盖率达到一半以上,可以稳定水温,对河蟹攀爬、隐蔽及摄食有促进作用。冬季水温较低,需要控制水温,可以使用太阳能浴池或者电热棒加热水温,或使用加热器或温控设备。

水草多底部温度相对高一点,有利于蟹种冬季聚集在一起,减少蟹种间互相残食的机率。

体质管理

天气晴好、水温较高时,3~5天投喂一次,水温超过10℃,按照体重的1%投喂,水温8℃以上,按照0.5%投喂,使用优质的高蛋白饲料,同时搭配速补生命素补充多维多矿,增强免疫力。

病害预防

冬季蟹苗摄食活动弱,易产生残饵沉积,需定期进行改底和消毒。10天改底一次,使用底精灵3号氧化底部有机质,预防黑底板和纤毛虫;每月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一次,预防黑鳃,在天气晴好时使用。

适当消毒,一般建议用弧克,全塘泼洒,预防黑腮。长期没有进行底部改良工作,会使底部淤积残饵粪便等,可能会影响氨氮亚硝等指标,从而影响扣蟹的生长,所以可以定期使用底康1号+底康3号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饲料投喂

如果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蟹苗会出来活动,可以适当投喂,按照体重的1%投喂,三到五天一次,最好投喂部分新鲜冰鱼或颗粒饲料。

水质混浊时,应适量投料,水质变清后需要逐渐减少投喂,直至停料。投喂时,内服丁酸菌、维生素C和保肝护胆类。

日常管理

螃蟹喜欢清新的水环境,投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保持一定的水位,根据池水大小和进排能力调整换水量,透明度40公分左右,PH值7.5-8.5之间,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每升。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闸蟹幼苗在冬天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