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草的养殖方法如下:
土壤环境
茨菇喜欢肥沃的土壤,适宜在稻田、溪边等地方种植。
种植前要翻松土壤,以保证土壤透气性和肥沃性。
选择幼苗
应选择健康且无病虫害的幼苗,叶柄长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栽种深度为10厘米左右。
插秧密度保持在每亩四千株左右。
种植养护
种植后要定期巡视土地,发现害虫要及时清理并喷洒药物,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在养殖后期,要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保证养分
种植半月后施加硫酸钾复合肥,每亩约100斤左右,避免肥害。
生长期间需肥量大,主要以基肥为主,移栽后追施三次硫酸钾复合肥,每次约50公斤。
灌溉与排水
茨菇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严防干旱。
移栽后要浅水勤灌,提高土温,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需求。
除草与施肥
移栽后30天结合施肥进行除草,以后应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以免损伤茨菇的葡萄茎。
在生长过程中,除了基肥外,还需施加三次有机复合肥,分别在移栽时、移栽后一个月和第二次后半个月进行。
病虫害防治
茨菇易受病虫害侵袭,要注意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采收
秋季茨菇的采收期较长,从十一月下旬至翌年2月份,球茎可用于食用或观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茨菇草,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