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甲鱼时,病毒防治是确保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把好苗种质量关
选择种质纯真、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
尽量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以杜绝疫病传染源。
合理放养
根据养殖经验,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鳖不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以2-3只/平方米为宜。
鱼鳖或虾鳖混养时,鳖种的放养数量掌握在300-500只/亩。
把好饲料质量关
饲料应选择信誉和质量过硬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颗粒大小适宜。
控制调整好投饲量,每天的投饲量主要根据鳖的摄食情况和水质、温度而定。
水质调控
甲鱼池水体要求微碱性,PH值在7.5-8.0,盐度在1.5%以下,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透明度以30-35厘米为宜,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
溶氧尽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EM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产酶益生素等,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有效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他有害物质。
定期排污和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药物防治
使用聚维酮碘、抗病生命液、肝胆黄金液、高抗维C、病毒灵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外用药物和内服药饵应交替使用,连续泼洒或内服7-10天,具体根据病情而定。
环境管理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稳定,避免温差过大,定期清理池塘,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在不同季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预防,如初夏时节注意水霉病和肠炎的防治。
增强免疫力
定期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免疫增强剂,提高甲鱼的抗病能力。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甲鱼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