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养殖怎么运营赚钱

鲈鱼养殖的运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养殖准备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造池塘,面积控制在5-10亩,水深2米以上。

池塘周围要有充足排换水源,保证水质干净清洁,没有污染。

池塘周围要有方便的交通,有利于饲料的运输和成品鱼的销售。

在放养之前先给池塘消毒,减少后期疾病的诱发,可以使用石灰消毒,然后将水池暴晒一周左右,再注入新水开始养殖。

鱼苗暂养和放养

鲈鱼养殖时间较短,养殖技术不够完善,因此鱼苗购买应尽量选择近处,避免长时间长距离运输降低鱼苗活性。

如果需要野外捕捉鱼苗,应在春季进行。

可以先进行暂养,用网箱养殖,每平方米水体暂养3000尾鱼苗,根据鱼苗大小调整养殖密度,待幼苗长大后再放入养殖池。

在放养鱼苗前,使用药剂给鱼苗消毒,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和维生素进行投喂。放养时要按照大小分池饲养,每天投喂2次,主要饲料为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充足的维生素B、C,并定期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投喂管理

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小鱼小虾,但为了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要参杂一些人工饲料。

投喂过程中要控制饲料量,保证鲈鱼八成饱即可,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每天的投饵量要定时、定点、定量,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4-6时进行,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

水质管理

鲈鱼高密度养殖要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主要方法包括勤换水、勤增氧。

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特别是在中后期。

使用增氧机增氧,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投放“颗粒氧”和开动全部增氧机,白天也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科学防病

鲈鱼容易发生肠炎病和肝胆综合症,投饵量是减少疾病发生的关键,可以避免污染水质,减少肠炎发生。

定期消毒,预防为主,可以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对池塘进行消毒。

日常管理和巡塘

每天做好巡塘工作,观察鱼群进食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池水清新,避免残饵腐败变质引发疾病。

抗应激和保温

小苗比较脆弱,天气变化频繁,要做好抗应激工作,尤其是在养殖后期。

可以通过提高水位、使用保温膜等措施来提高水温,减少应激反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运营鲈鱼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