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在养殖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全面统筹布局养殖空间
加快修订并依法实施《舟山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
打造水产种业强基工程
建设以浙江海洋大学为核心的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
重点攻克大黄鱼、贻贝等品种的开发与遗传选育,培育高产、抗逆、品质优良的特色海水养殖新品种。
探索创新养殖模式
加快陆基养殖机械化生态化改造,探索发展循环水养殖。
推进抗风浪HDPE深水网箱、超大型柔性网箱的建设。
鼓励浅海大围栏养殖、设施化深远海养殖发展,推进大型养殖平台项目落地实施。
加大品牌创建与宣传力度
加大“舟山大黄鱼”、“嵊泗贻贝”、“舟山梭子蟹”等舟山养殖海鲜品牌创建与宣传力度。
实施科技项目与保险保障机制
成立养殖技术服务团队,创新和加强保险保障机制,全方位、多维度支撑养殖产业发展。
推进养殖机械化数字化
推进普通围塘、高位池、大棚养殖池的生态化改造,建设数字渔场。
对获评市级机械化应用示范单位的养殖主体给予奖励,对完成数字化改造的养殖主体给予补助。
探索深远海养殖
高标准推进抗风浪HDPE网箱、超大型柔性网箱的建设。
探索大围栏、升降式网箱、桁架式大型养殖平台等深远海养殖项目。
政策与支持
优化养殖用海审批,支持种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建设。
对水产养殖原(良)种和规模化繁育基地建设给予补助,鼓励良种选育等技术研发。
品牌培育与保险
加强水产品品牌培育,对获省以上优质农产品称号或市优质养殖水产品品牌拓展先进单位的单位给予奖励。
推进水产养殖保险,鼓励丰富水产养殖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市财政给予一定保费补贴。
这些措施旨在提升舟山市水产养殖业的科技水平、产量和品质,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和保险机制为养殖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