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生蚝长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翻石 :移动蛎石的位置,避免生蚝被淤泥窒息,同时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生蚝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防洪:
在多雨季节,注意防止洪水流入,或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生蚝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暂养。
越冬:
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生蚝、近江生蚝,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受到威胁的生蚝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
肥育:
在收获前1~2个月,将生蚝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
防止人为践踏:
滩播生蚝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疏通沟道:
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生蚝死亡。
除害:
生蚝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
防风:
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生蚝。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使用肥料
生蚝壳肥:
将生蚝壳清洗干净、晾干、敲碎、磨成粉末状,与土壤掺在一起使用。生蚝壳提供矿物质,鸡蛋壳用来软化土壤。这种肥料为酸性肥料,不适宜给喜碱性的植物使用。
绿色施肥培水:在农历6~8月开始,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换水后进行2次培肥。以花生麸为基础肥料,配合红糖、乳酸菌和利生素,至少发酵24小时后全咸围泼洒。必要时可适度使用无机氮、磷肥。培肥4~5天后,咸围水开始转绿转褐,透明度在20~30cm,证明培水达到预期效果。
深水育肥:
为了促使牡蛎增肉长肥,应适时将牡蛎移往育肥区进行育肥。一般经过7~8个月的育肥,产量可以提高一倍,肉质肥满,产品质量好。育肥场应选择在中潮线以下,水质浑浊,海水悬浮物质多,流速较急,水质肥沃,水温稳定,干潮后不受冰霜之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促进生蚝的生长和肥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