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鱼虾混养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可以提高池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建造养龟池
选址要求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且无污染,最好选择靠近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附近建池,以便利用热水资源缩短养殖周期。
土质以保水性能良好、渗透性差的黏土或壤土为宜。
稚龟池中水温应控制在25-30℃,每天换部分水,盛夏高温季节需提防水温过高,室内要开窗通风,并经常向池中喷淋低温水以调节水温。
稚龟在出壳的头2-3天不必喂食,2天后可先喂些浸泡过的麦粒或稻谷,然后投喂蛋黄和碾碎的鱼虾、蚌肉、蚯蚓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掺入南瓜、薯类等植物性饲料。一般饲养20-30天后可移到幼龟池中饲养。
清池与消毒
在放养鱼、龟前,必须进行清池与消毒。每亩平均水深1米的鱼池用200-250公斤生石灰,兑水溶化后遍泼全池。如果鱼池中有少量水,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分成若干等份均匀地堆放于池底,让其溶化后,趁热遍泼全池。
放养
鱼苗放养宜在春节前,龟的放养宜在开春后水温恒定在15℃以上时。
通常情况下,每亩水面可放养鲢鱼(规格20-25克/尾)300尾,鳙鱼(规格约25克/尾)80尾,草鱼(规格50-125克/尾)120尾,团头鲂(规格12.5-25克/尾)80尾;同时放3-6龄龟1200只左右。
为避免鱼、龟争食,应搭设2个投饵料台,饵料台间的距离要远些。投饵台离水面的深度:鱼饵料台为35厘米以下,龟饵料台为15厘米左右。也可将饵料投放在水池边坡上,先投鱼饵料,再投龟饵料。
投饵管理
龟鱼分开投饵,先投鱼饵,后投龟饵。
成龟饵料有蝇蛆、蚌肉、蚯蚓、畜禽内脏、米饭、发酵或煮熟的混合饲料(由麦麸、玉米粉、鱼粉、骨粉等组成)等。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的比例应在4:6-5:5之间。日投喂量为龟总体重的4%至5%,每日上午8时,下午5时投喂。此外还可以投喂切碎的瓜果皮、菜叶等。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族箱中的水,保持水质清洁。
可以增加一些适合乌龟的益生菌制剂,来提高水质中的益生菌含量。
注意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多的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适当布置一些水生植物或微生物滤床等,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定期观察和维护
定期观察乌龟和鱼的活动状态,确保它们没有发生争斗或受伤。
定期检查乌龟和鱼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龟鱼虾混养,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