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木怎么养殖的

楤木的养殖方法如下:

土壤选择

楤木适合在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如泥炭土、腐叶土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同时,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精细整地

栽种前10-15天,深翻田地,耕作层深30-35cm,晒垡碎土并作垄(畦)。垄栽:垄面宽40cm,沟宽30cm,每垄种一行,株距25cm。畦栽:畦面宽1m,沟宽30cm,畦面上种3行,行距50cm,株距25cm。栽种时在垄(畦)面开沟或挖穴均可,将种苗根部埋入土中压实表土,并使新芽外露。种苗栽好后及时灌溉,垄(畦)面上覆盖草帘保湿,以促进根系发育。

适时栽种

1-2月楤木萌发新芽前,挖取野生楤木作种苗,或于3-4月采挖野生楤木根部萌发的小苗作种苗。栽种时在垄(畦)面开沟或挖穴均可,将种苗根部埋入土中压实表土,并使新芽外露。种苗栽好后及时灌溉,垄(畦)面上覆盖草帘保湿,以促进根系发育。待种苗有新根长出,茎枝顶端萌发新芽或小苗有心叶长出时,拆去草帘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楤木耐肥性差,种苗栽种时田间不能用有机肥作底肥,以免烧根死苗。种苗活稳后15-20天可在垄(畦)面上开沟施腐熟有机厩肥作底肥,每亩3000-4000kg。楤木幼芽长到2-5cm时,及时以氮、磷、钾复合肥作追肥,每亩45-50kg。施肥后均应及时灌水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田间管理

楤木茎杆上布满皮刺,当植株长到1-1.5m高,垄(畦)面封行时及时剪除垄(畦)间横向生长的枝条,保持植株向上生长,控制株高在2-3m以内,以利采割芽包。楤木栽种后能持续收获10-15年至老株茎杆枯死。对田间杂草的防治,可在垄(畦)面楤木植株基部每年覆盖一层稻草或麦秸进行免耕防治。楤木抗病性较强,很少有病害发生;虫害则以蚜虫危害3-5月茎秆顶端的嫩芽为主,可采用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为适应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应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及时采收

楤木栽种后2-3年主茎横径达4-5m,茎杆顶端萌发粗壮肥嫩的芽包。当芽包外层包片紧抱基部,尖端微开口时,即可用刀片割下芽包供应市场。大棚或温室栽种楤木应根据棚高控制植株高度,温度管理要得当,以防病害发生。大棚或温室内因气温高、湿度大,春季楤木芽包萌发时间较露地早10-15天。第一次芽包采收后及时施肥灌溉能有效地促进第二次芽包的萌发,实践证明大棚或温室内楤木栽种能做到一年四季均有芽包采收,而露地栽种每年仅能采收2-3次芽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楤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获得丰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