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水稻养殖的好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品种选择
选择偏大穗型、分蘖力强、抗病耐寒性能好的中早熟优质米品种,纯度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15%以下。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天,风选、盐水或黄泥水选后,用25%使百克乳油2毫升或25%施保克乳油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8公斤,然后催芽。
苗床选择与整地
在旱田地或水田地固定苗床,要培育永久育苗地,位置固定,常年培肥。本田育苗时要填土加高50厘米做高台育苗床,浅翻8~10厘米旱耙,达到细碎平整,3月20日前扣棚增温。
床土配制及做床
选用沃必达、苗必壮等壮秧剂,与过筛细土按比例混拌均匀,达到一次性完成调酸、施肥、消毒等作业。
播种
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籽200克,播种时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充分与土壤接触,最后覆盖0.5厘米厚的过筛无草籽细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19日左右。播种后浇透水,覆盖1层完整的地膜保温保湿。
苗床水分管理
视苗床水分含量情况,缺水时要及时进行补浇,保持苗床湿润。避免因高温育成弱苗、因低温高湿育成小老苗、因温度忽高忽低育成病苗、因高温高湿育成徒长苗。
温度管理
播种到出苗前密封管理,出苗绿化后撤去地膜。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2叶期后控制在20℃,此时注意通风炼苗,3叶期后只要无霜,昼夜揭开棚膜放风,适应天然气候。插秧前用10%大功臣、一遍净等吡虫啉类药剂15~20克/亩,兑水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
病虫害防治
在秧苗1.5叶期,用敌克松1000倍液喷施,2.5叶期再喷一次,会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使水稻能够更好地生长。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需肥规律,科学合理地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同时,注意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结合使用,提高土壤肥力。
水分管理
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不同,要合理调节水分供应,既不能缺水,也不能水分过多。在关键生育期如分蘖期、孕穗期等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大棚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水稻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