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黑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管理
换水频率:夏秋季节每三天换一次水,春冬季节根据室温和水温灵活掌握,一般5-8度时逐步进入冬眠期。
水质消毒:进水时用双层80目筛绢过滤,进水后每亩用0.5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隔三天后每亩用2公斤的肥水宝培育水质。
保持水质稳定: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水质调节措施,如换水、增氧等。
饲料投喂
饲料类型:黑鱼是肉食性鱼,喜食水里的小动物,如麦穗、穿条、沙里爬、蝌蚪等,也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方法:每个池子的一侧设置1个食台,开口饵料主要以0号颗粒料(黑鱼专用)为主、鱼糜为辅,每天每亩投喂3公斤,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投饲者在食台边采取定点抛洒投喂,经过二周驯化,黑鱼苗种就能主动浮出水面争食;三周后,改用颗粒投饵机投喂。
饲料蛋白含量:整个养殖期间,饲料的蛋白含量要求36%以上,并根据鱼体的生长,不断调整饲料的粒径,以适口为宜,日投饵量在鱼体重的3~7%。
鱼苗选择与放养
选择优质苗种: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规格整齐的优质苗种,所有苗种在投放前均用3~5%的食盐水消毒8~10分钟。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每亩池塘可放养数千尾至万余尾不等,但具体数量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放养时间:通常在春季或初夏进行,此时水温适宜,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和成活。
日常管理
巡塘: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观察鱼苗情况:定期检查鱼苗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疾病防治:做好及早的预防,发生病害时,找准病因然后对症下药,用药要谨慎,最好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环境设置
鱼缸深度:水面到缸沿要有20-50厘米的高度,以免黑鱼看到鱼缸外移动物体,快速游动撞击鱼缸至死。
水草种植:在鱼缸边沿部位栽种一些露出水面的水草,黑鱼在休息时喜趴伏在边沿水草上。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黑鱼苗,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