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鹅防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饲养管理
保持鹅舍(包括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勤打扫场地和更换垫革,饲槽和饮水器要每天清洗,保持舍内清洁、保温和干燥。
定期进行消毒,1日龄使用小鹅瘟血清肌肉注射,1—7日龄用氟哌酸等抗菌药预防细菌感染,饮水中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要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
饲料中要加入克球净等抗球虫药预防球虫病,定期对鹅舍及周围环境用2%的苛性钠溶液或10%-20%的石灰乳液消毒。
疫苗接种
在种鹅产蛋前15-20天,使用小鹅瘟鸭胚化弱毒苗,10-20倍免疫。
雏鹅/雏番鸭在1~3日龄内注射高免卵黄抗体预防。
在不同日龄接种鹅副黏病毒疫苗、禽流感疫苗等,具体免疫程序需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
药物预防
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预防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使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预防绦虫病,特别是在仔鹅25日龄时。
环境控制
保持鹅舍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低导致鹅免疫力下降。
提供充足的光照,促进鹅的健康发育,避免光线不足或过强。
确保鹅群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拥挤,减少疾病的发生。
观察与隔离
饲养员需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立即隔离治疗。
定期对鹅群进行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生长过慢的问题。
饲料与水源
饲料要全价,营养丰富,早期料重比低,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饲料用量。
保证饮水的清洁,避免使用污染水源,定期更换饮水。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鹅的常见疾病,保障鹅群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