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葵盆栽的养殖方法如下:

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种繁殖,全年均可进行。若5月用花,则2—3月播种;若10月用花,则8月播种。

观赏向日葵种子较大,每克种子25—50粒,发芽适温为21—24℃。

露地常用穴播,播种盘用点播,播后7—10天发芽,发芽率为80%—90%。

从播种至开花需50—60天,以盆栽矮生种为例。

栽培管理

根据地上部冠幅的大小选用10—15厘米盆。

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

若花坛观赏,可摘心1次,分枝可产生4—5朵花。盆栽不分枝,以单花为好。

高秆品种发芽后20天可用0.25%—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来控制植株高度。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白粉病和黑斑病危害叶片,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

虫害有盲蝽和红蜘蛛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

观赏向日葵大花种显得傲慢自大,小花种典雅动人,重瓣种活泼可爱。

盆栽点缀家庭小庭园、窗台,呈现欣欣向荣的气氛。

切花观赏在花朵几乎完全开放时采切,在水中或保鲜剂中瓶插寿命可达7—10天,切花在2—5℃下可贮藏7天左右。

移苗定植

定植时盆底施足基肥,掘取苗时尽量多带土,少伤根,以使植株较快恢复。

定植前停止浇水,定植后要及时浇一遍透水,这样有利于新根的发生。

土壤管理

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良好,但以pH值为5.8至6.5的砂壤土生长最适宜。

土壤在灭菌和播种之前要翻耕和疏松,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排水性。

盆栽用土宜用肥沃的园土、腐叶土和粗沙混合配制,并掺入少量腐熟的畜禽粪作基肥。

水肥管理

观赏向日葵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

露地栽培时,根系发达,耐干旱,春季浇水不多,初夏气温升高、水分蒸发量较大时,才需补充浇水。

盆栽观赏向日葵,棵大盆小,生长期要及时浇水,但不宜过湿,否则叶片容易脱水凋萎。

施肥方面,在生长期间,每隔1-2周施一次稀薄的有机肥或复合肥,有机肥可选择腐熟的饼肥、鸡粪等,复合肥可选用氮磷钾比例均衡的通用型复合肥。

温光管理

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是一种喜温又耐寒的植物。

生长时最适的白天温度是18℃至30℃,夜温是10℃至18℃。

观赏向日葵为喜光性花卉,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很强的向光性。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越快。如早春温度偏低,植株生长迟缓,直接影响开花时间;但温度高于30℃时发生茎叶徒长,茎杆细长,容易折断,花期缩短。

植株管理

为使主枝顶芽健壮生长发育,可摘除侧(腋)芽。

对于茎杆稍高的,在多风的季节,应立支柱拉网支撑以防植株倒伏。

若花坛观赏,可摘心1次,分枝可产生4~5朵花。盆栽不分枝,以单花为好。

高杆品种如盆播在发芽后20天可用0.25% ~0.4%比久溶液喷洒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