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鱼的方法如下:

养殖环境的选择

浮式框架网箱养殖:选择避风条件好、水体流速在1m/s~2m/s的海区,网箱设置区域的水深应在10m以上,最低潮时网箱离海底至少有2m的距离。水质要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标准,上游无工业“三废”或医疗、农业、城镇排污口等污染源。海区年表层水温变化在8℃~30℃,盐度在13~32,溶解氧5mg/L以上,pH7.5~8.6,透明度在1m左右。

养殖条件

池塘养殖: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能每天换水的池塘,池塘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池塘要深2-3米,池水透明度要在半米以上,水温最好保持在8-28度,溶氧要保持每升5毫升以上,池水偏碱性。

放苗

时间:在4月中下旬或5月初,这时水温适合鱼苗生长。

规格:放苗要注意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利于管理。

消毒:放养前要将鱼种进行消毒,通常放入福尔马林中放养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放入清水中养一天左右,最后放入网箱或池塘中饲养。

饲料投喂

幼鱼期间:主要以桡足类、糠虾、磷虾等浮游动物为食。

成鱼:主要以鱼类或虾蟹类甲壳动物为食。摄食量与水温高低有直接关系,水温在18~28℃的范围时,早、晚各投喂一次。

日常管理

换水:水质好的时候每天换水,水质差的时候半天换水。

防治病虫害: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药,发现病鱼要及时捞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鱼群进行病害预防。

科学培育苗种

育苗室:具备保温、通风、调光性能,设置亲鱼培育池、产卵池、孵化池、育苗池等。

亲鱼选择:选择健康、无内外伤、没有病害的鱼种进行养殖管理,亲鱼雌雄比以2∶1为宜。

人工催产: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时进行人工催产,卵粒易分离、大小均匀。

成鱼养殖技术

单养:亩放鱼种1000尾左右,年底亩产可达150-400千克。

混养:可与鲻梭鱼、对虾等混养,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黄鱼,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方法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