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养殖鱼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调整投喂

控制投喂量:雨季鱼虾投喂要控制在八成饱,保持鱼虾的活力,同时防止饲料发霉,保证饲料仓的干燥通风。

选择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保证满足鱼虾生长需求。投食要少量多次,比如精饲料的投喂保持在一天3~5次,选择在溶氧性高的时段进行投喂,合理地运用自动投食机。

定期调节水质

增加溶氧:经常开启增氧机,在夜晚和后半夜适当增氧,养殖人员要保持警惕。在没有增氧设备的池塘,每隔3~5天投放一次粒粒氧,最好选择在后半夜使用,以有效地增加池底的溶氧量,减少池底有害物质的产生。

更换新水:每隔7~10天就要注入新水,每次加水在15~20cm。保证池塘水色为草绿色、茶褐色,或者选择生石灰化水之后进行全池泼洒,定期调节水质。选择底制改良剂来改善池塘水质,配合粒粒氧进行投放,一周一次,可以有效地清除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

鱼病防治

定期消毒: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泼洒消毒,或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调整好水质,能预防细菌性鱼病,提升鱼摄食和免疫机能。

饲料管理:严禁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有毒物质进入池塘。在施药时,要注重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时,不能全池泼洒药物;水质较肥、温度较低时,药量要加大,反之降低;泼洒时光普通宜在下午或傍晚,中午不能施药,其它,鱼在浮头或浮头刚结束时,也不宜全池泼洒;施药遇风时要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泼药的同时不能投料,普通是喂食后施药,但投喂内服药前应停食1~2天。泼药后1~2天内不要拉网。

应急处理

防止水位过高:确保池塘排水系统畅通,避免积水淹没养殖区。

防止水质恶化: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尤其是氨氮、溶解氧和pH值等,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使用奥克丹水质检测仪定期检测水质,方便快速准确。

疾病防控:雨季湿度较高,容易造成疾病传播。加强鱼群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避免疾病蔓延。

其他管理

加固设施:加固养殖大棚、生产用房,检修增氧机、水泵、发电机等生产设备。

应急物资:备好池塘养殖应急型化学增氧剂、防涝拦鱼网片、钢绳、竹竿、救生衣、手电筒等应急物资。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应对雨季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保障鱼类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